近日,微信上线「拍一拍」功能。在聊天界面双击好友头像,对方头像会抖动(手机也会振动),并出现提示「你拍了拍 "×××"」。
如上图所示,你还可以「拍一拍」自己。有人问:拍别人是一种提醒,拍自己是什么意思?我觉得,拍自己至少可以避免下面这种情况:
「拍一拍」上线以来,广大网友发明了各种玩法。最典型的便是修改给对方的备注(然后截图发给对方):
这是「主动进攻」;除此以外,还可以「被动防御」。在群聊里,你可以修改自己的群昵称;然后,当别人拍你的时候就会收到这样的提示:
私聊的时候,你可以直接修改自己的微信昵称(固然有点「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然后,别人拍你时会收到这样的提示:
然而,上述「防御」方法在对方给你设置了备注的情况下会完全无效……
但对于群聊里很多人都往拍你一个人的“惨案”,鉴于大群里互相往往没有设置备注,通过修改自己的群昵称,上述方法在形成有效防御的同时,还可以输出巨大的群体伤害:
常言道:「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御」。下面的这种方法既可用于主动进攻,也可用于防御反击(只不过,用过之后就会被对方立即学会):
所以,「拍一拍」的正确用法到底是什么呢?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说:「拍一拍,像蚂蚁一样打招呼」。事实上,被拍的用户确实不会收到明显的提醒。或许在设计初衷上,「拍一拍」是想通过温柔蕴藉的虚拟肢体动作,实现一种非言语沟通。情侣可以拍一拍来表达爱意,朋友可以拍一拍来传递鼓励,亲人可以拍一拍来分享温馨,「@」「在吗」「收到请回复」有时可以被拍一拍代替。
当然,这决不是「拍一拍」的唯一正确用法。它只是一个小小的新功能而已,就像一个新的微信表情(这也属于非言语沟通方式)。无论是用以提醒或是传递情绪,还是像前面一样开发有趣的玩法,都是正确用法。或许「拍一拍」就是没什么大用;但这种「无用」,却可能带来一些即便很短暂的「有趣」。
实际上,「拍一拍」的设计初衷是有一定的心理学依据的。我在《如何正确地摸摸头》这篇文章中,简单先容了触摸的重要作用:传递情绪信息,带来安全感、满足感,甚至可以进步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使请求更轻易被答应。
Harlow & Zimmermann (1959) 著名的「恒河猴」实验中,小猴子与母亲分离,陪着它的只有分别由铁丝和绒布做成的两个假母猴。铁丝母猴上挂着奶瓶,可以让小猴子喝到奶水;绒布母猴只能提供柔软暖和的触摸感觉,别的什么也没有。结果,小猴子除了喝奶时会爬到铁丝母猴身上,基本都同并不提供食品的绒布母猴呆在一起;就连碰到危险时,小猴子也会选择绒布母猴。这个实验说明,触摸对生物有着重要作用,可以带来安全感、满足感。
Fischer, Rytting & Heslin (1976) 设计了一个实验,让图书馆的工作职员在学生回还图书时碰触或者不碰触学生的手。结果显示,与没有触碰的情形相比,女生在手被碰到时对馆员的评价更高,也更喜欢图书馆──即使触碰并没有被意识到。一些对这个实验的重复得到了相似的结论。
从人们更喜欢触摸者这一实验结论出发,研究者设计了一些实验研究触摸对被触摸者行为的影响。Crusco & Wetzel (1984) 发现,触摸会使顾客给服务员更多的小费,这种效应在触摸未被意识到时也能发生。Guéguen & Fischer-Lokou (2003) 发现,女性的触摸可以让公交司机更可能同意免费搭乘。Guéguen (2004) 发现,触摸可以让学生更愿意到黑板上写练习。Joule & Guéguen (2007) 发现,触摸会让女性更可能答应免费提供香烟的请求。总地来说,相比于没有触摸的情况,触摸使得请求更轻易被答应。
吴, 金, 蔡 & 章 (2011) 指出,以往的研究以为触摸并不像表情一样能够单独表达不同的情绪,因此只能对能够传递情绪的言语或非言语行为提供辅助。然而,Hertenstein, Holmes, Mccullough & Keltner (2009) 通过实验发现,触觉通道可以单独传递情绪信息,被触摸者可以识别触摸所传递的情绪。
不过,这些研究并不代表你往触碰或者「拍一拍」别人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只能说明,在适当的关系下适时的触摸,能够带来安全感满足感、让对方更喜欢你、让你的请求更轻易被答应。
就像同样属于非言语沟通方式的表情包有时会被长辈误会,不太合适的「拍一拍」也有可能引起误解。但和其所模拟的触碰类似,恰当的「拍一拍」可以表达情绪、传递暖和、增进感情,或为交流提供良好辅助。
参考资料:
Crusco, A. H., & Wetzel, C. G. (1984). The midas touch: the effects of interpersonal touch on restaurant tipping.Personality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10, 512-517.
Fischer, J. D., Rytting, M., & Heslin, R. (1976). Hands touching hands: affective and evaluative effects of an interpersonal touch. Sociometry, 39(4), 416.
Guéguen, N. (2004). Nonverbal encouragement of participation in a course: the effect of touching.Social Psychology of Education,7(1), 89-98.
Guéguen, N., & Fischer-Lokou, J. (2003). Another evaluation of touch and helping behavior.Psychological Reports, 92(1), 62-64.
Harlow, H. F., & Zimmermann, R. R. (1959). Affectional responses in the infant monkey.Science, 130(3373), 421-432.
Hertenstein, M. J., Holmes, R., Mccullough, M., & Keltner, D. (2009). The communication of emotion via touch.Emotion, 9(4), 566-73.
Joule, R. V., & Guéguen, N. (2007). Touch, compliance, and awareness of tactile contact.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104(2), 581-8.
吴嵩, 金盛华, 蔡頠, & 章哲明. (2011). 触摸行为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9(3), 422-425.
前路也是大雨,跑过往不还是淋湿?
不如在亭子歇歇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