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开始,开卷推出品牌“阅读X”,今年“阅读X”以行业“新”势力为主题,“X”是探索未知,是年轻群体带给我们的无穷可能。活动开始前,我们邀约和联手行业的年轻创业者、作家、编辑、媒体人、书店从业者等,记录他们在这一领域的观察、体验及所得,用文字反映当下书业年轻群体最真实的一面。
本篇文章为此系列第一期,我们邀约读品研习社的90后主理人森林里的怪阿姨,谈一谈对于社群运营的经验。
读品研习社是我在过往4年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所做的一个图书交流平台,它上承近200家出版单位,每一天都会推介不同的新书;下达3个不同种别共计千人的读者群,读品打卡读书群每年在豆瓣标记并收进豆列的图书近2000本。
2020年5月前后,我开始全职打理读品,在诸多朋友的帮助下买通上下游,实现图书的选品、推广和销售转化,读品购书群的单日销售码洋最高可达3000元。
7月以来,读品组建了新媒体运营团队,目前读品拥有自己的公众号、豆瓣、知乎、小红书、微博和b站账号,覆盖人群近10万并且不中断增加中。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梳理读品的社群运营模式,并对目前的运营提出思考。
建立读品研习社是2016年的事情,那时我还在国企持股的一家图书公司上班,天天如一个齿轮一样,看稿、写文案、催书号、看出片,每到新书要下厂就整夜整夜睡不好,如此反复,钱未几是一方面的,人也不怎么快乐。
生活单调到了某种极限,人可能就会想要做点什么,有人选择辞职,有人选择转业,有人选择结婚,我选择了做社群。之所以取名为“读品”,是由于小时候看过一个专门荐书的同名报纸专栏,印象深刻。
一、设置准进门槛+控制人数
初创期的读品研习社和“相亲相爱一家人”的家庭群组调性差未几,发什么的都有,大家都熟悉,闲扯几句在所难免,为了“赶人”我用了两年时间不中断完善进群的“门槛”。
通常组群就是拉人头,仿佛人多才是社群的核心,但这样的群往往由于没有筛选,会非常轻易翻车。大家无所顾忌,开荤段子,大谈特谈政治,发各种广告,因一句话分歧而争执等等。群运营有些地方非常符合“破窗效应”,一旦有人开了某个头,而治理者没有没有适时公道地参与,一个群可能会就此荒废。
读品完善了2年的群登记表和群规
读品的准进门槛是“对书的了解”和“一点点时间”。
想要加进需要回答相关的题目,也需要花时间填表登记,这两件很小很小的要求,就会劝退一些做事风格不一样的人。这个门槛也给想要加进的人一个机会和时间段,思考自己是否真的需要和想要加进这样的一个社群。
进群登记要回答的题目
这种思考后登记进群和不假思考的扫码秒进群做出了区分,当然,这种门槛的存在也降低了我们的社群体量。和很多人对社群运营的理解有别,我不以为有四五百号人和数不清分舵的社群就一定是社群的理想样子容貌。由于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运营者也不例外,与更多人建立联系是有数不清的好处,然而高质量的交流和高数目的群人数本身是存在矛盾的,高频率和多人次的高质量发言固然存在,但并非常态,而社交带来的疲惫感对于参与者来说也需要时间消化。所以最后我选择了一个折衷的做法,让群长久保持在300人以内,不会更多。
有准进门槛,限制人数,也只是社群运营的环节之一,想要保证长期的群活跃度,群规则必不可少。
群规始终挂在公告栏
二、设立群规+有效执行
加进群只是一个开始,并不代表大家愿意长期地留在这个群里,也并不代表这个群可以将活力和热情延续下往。群消息太多刷不完,讨论的话题太高深/浅显,不喜欢某个人的发言内收留等等,都会成为群友离开的理由,社群应该是双选的,有人加进,有人离开。
时间长了,沉淀下来的人会更加认真的对待这个群,甚至开始自发爱护。比如有人违反了群规,我还没露头,就有群友帮我指出来了,这是他们对这个群的看重。
这个结果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做坏人,也落得个“爱怼人”的评价,但私下里很多人会和我说非常赞同读品的“坚持原则”,会让其他遵守群规的人感觉到被尊重。
我们的群规有三条最关键的:不发与书无关的消息,不支持拉人进群,不能长期不发言。第一条保证群的交流内收留,至少是围绕书的;第二条保证每一个人都是通过上面说的门槛加进,对读品有个简单的了解,真的有很多人加了群都不知道是干吗的;第三条是为了保证群活跃度。
一个运营了4年的社群,公号粉丝不少,而两个读书的群加起来,群友却只有不到400人,也是由于一直贯彻这几条群规。
亲子群讨论吉竹伸介的新书
违反群规会被清退,而新的人会加进进来,这种活动式的运营会让其他群友产生一种“发言KPI”有待完成的紧迫感,固然这会让少部分人觉得有压力,一旦因不发言被清退还会有微词,但在这个群里待得比较久一点,就会知道这么做的价值。
我们需要的是好的交流环境,当大家都闭嘴倾听,那交流也就成为了空谈。这几年很多人会问读品怎么运营的,但知道后大多感觉“并不复杂但一点都不轻易”,由于得罪人这种事情现在越来越少人喜欢做了。
一开始我也自我质疑了很久,但现在我不再从这个角度想题目,我是得罪了一些人,他们自以为很珍惜这个社群但却并不愿意遵守规则,因此他们被清退了,但在这个过程中保住的是更多人的交流热情,这是划算的。
三、问问“为什么要加进这个群”
读品有三条不同的社群路线,满足的是不同的需求,它们彼此交叉,但不兼收留,每一个都不可替换。
加进读品时,大家登记的留言和期许
1.阅读交流群
假如把这个群的形式放在线下,找个恰当的比喻就是楼下的大妈大爷闲聊或者学校里的小团体,只是大家聊的不一样,但这些人由于共同话题太多,不太会吵起来,总有说不完的话。
看书是件挺寂寞的事,我以前不觉得,最近感觉尤为明显,大家固然都买书,但是却不太会找人说“你看看我买的书”,别人会觉得你好希奇啊,有病吧。除非大家是很熟的朋友,或者是有共同的爱好,不然也得不到自己期待的共叫。读书作为日常活动来看,得到的社交反馈确实比吃喝玩乐要少得多。
但是做了群友大家没有了这种分享阅读的“忌讳”,不管我们是做什么行业的,什么生活状态,爱书使我们相遇,大家非常的惺惺相惜,大家会觉得我喜欢看书,你也喜欢,这就挺好。
除了前面说的三条,这个群没有过多的限制,大家轻松聊书就可以。不过这里也有一个运营的小窍门,社群的价值在于发言的多样性,就算有人意见不同,主理人也避免自己站队,由于这很轻易从一个聊天态度的不同变成“我是群主我说了算”的示威。
主理人或者群主就只是一个服务者的角色,尽不是权威。我很庆幸的是自己在这几年积累了几位很棒的好友,他们是各个领域里比我有发言权的人,我称他们为“群宠”,由于他们的存在,让这个群避免了个人崇拜的味道,而有了百家争叫的感觉。
2.打卡读书群
打卡读书群是对阅读数目有要求的人需要的,读品做的是三天读完一本书的限时打卡群,这个群最多的时候有也只有40几个人。参与者大多是上班族,大家需要这样一个氛围来督促自己,在工作之余读书,每周读完两本书的人大概占一半以上,坚持最久的已经参与了快两年了,而单单这样一个小规模的群,每年总共可以读完近2000本书,同时还产出短评,这个内收留产量实在很可怕,这似乎可以作为出版方获取推广内收留的一个新思路。
3.线上书店群
除了这两条,读品还有一个线上书店群,专门对接各家出版方,支持图书的销售合作,这个群就很简单,只卖书,没空话,大家交流就回到第一条的社群里往,由于这样可以让信息的可见度最大化,无用信息降到最低,不打搅,也不会发生不愉快的纠纷,更避免了得罪人,究竟这是一个盈利的群,来者是客,这也是书店想要做高质量社群很难的一个原因。
聊天一样的卖书方式
无法得罪用户,只能赔笑脸。假如是这样的话,我会选择规律性的做一些线上互动,由专门的运营团队负责调控群里的发言调性,让大家觉得这个群有留在自己通讯录的价值。
社群做得越久,运营者可能越需要清楚地知道自己这个群是干嘛的,假如不梳理清楚,很多时候会做出错误的决定。
由于我一直是在各个群里铁面执法地清人作风,所以在运营书店群初期也是无所顾忌,得罪过很多人,但沉淀两年后才意识到,实在这是没必要的,网络上的一句话会影响人一天的心情,大家压力都大,谁不想开开心心的,假如有人拆台,我就笑脸接着,大方解释;假如有人捧场,我就客套收下,表达感谢。
疫情期间,看到很多实体书店转战线上做社群卖书的消息,也有文章反馈说实体书店费力推书,用户转头在电商下单了,这看上往不可理喻,但大家都想要物美价廉的消费本无可厚非,同样的东西,有更便宜的购买渠道我们是拦不住别人的,越是小家子气就越是留不住人。
在书萌做的《书见》第一季里有一家书店主理人说过一句话,大意是不在意有人在书店看书,回头在网上买书,只要有人还在买书看,就是好事。
可能对于有房租和库存压力的实体书店来说,不焦虑用户的购买行为是非常难的,但这种焦虑假如体现在脸上,观感就和进了一家服装店,营业员不停跟在你身后看着你的一举一动一样,会让人浑身不舒服。
哪怕是为了盈利,也可以让人舒服一点。
当主理人可不是个好差事,但挺有意思的,早年太过年轻了,很多时候自己的发言都不堪回首,也有很多时候陷进傲慢而不自知,发表非常尽对化、甚至是不尊重人的表述,运营社群的这几年我的三观也在飞速变化,会更加的包收留和接纳,也会经常自省。
读品的群里有人讨论高大上的学术作者和作品,也有人讨论热门网文和流行小说,而最重要的是,群里不会因此割裂,大家都有自己的节奏,谈到自己感爱好的或者知道的,都愿意参与一下。
社群运营初期或许取决于规矩或者基础做得好,但到了后期,还是要靠大家的参与感,我也见过很多大咖的群翻车的,大家真正要的还是发言的良好氛围,而不是某个偶像。
在读品也曾出现过一些有争议的发言,比如一个人进群后就说在书店看书是由于有漂亮妹子,很快就会有群友表达被冒犯了,而且这个表达不都是出自女性,也有男性群友。由于他们觉得这玷污了其他往书店看书的男性。
尽管这个人最后没道歉而是自己退群了,但这也让我意识到,这个群有自己的价值观了,或许这个观念有些尽对,有些不友好,有些莫名其妙,但它似乎不算糟糕。
这些小事也会让我意识到,社群有它真实的一面,每一个ID后面都是活生生的人,我们可能会在现实空间里擦肩而过却不相识,但在这个手机屏幕的聊天框里,我们彼此熟络且互相理解。
我想这就是做社群的快乐吧,至少比看稿子快乐一点。我不是一个非常有计划的人,很多时候做事只凭借着一腔热情,也经常被现实的冷雨狠狠地拍,但我会选择把自己收拾干净再出发一次。读品和很多有资本参与的大型社群无法比较,它有自己的“气质”,这种气质指引我每做一个新决定都要考虑是否值得,我很难往给读品设定一些数字上的指标以期完成,但我相信它会不中断摸索着到达想要达到的地方。希看它不会让这些爱书人失看。